心大了,这个世界的烦恼就小了;心小了,这个世界的烦恼就大了;心无所住!

成都曾经的生命摇篮

04 11月
作者:妙清自牧|分类:生活|标签:人生 生活

当现代机械的轰鸣扬起岁月曾几的风尘,成都,这座3000年风骚独领的古老城市,业已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同中慢慢伤逝着渐远的背影。岁月的独白在城市的边界模糊了每一个成都人的芙蓉秋梦。

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一个年轻的老成都人,我们很不幸的在他的沧桑巨变中目送黯然,我们也很幸运的在他芳华退尽前曾经有过的路短情长。30多年的与伴朝夕,让每一个字里都保藏着岁月的真情。



回溯记忆的源头,我们的故事当从一条深藏于繁华闹市的宁静老巷说起——包家巷。说起包家巷,虽然只是一条并不起眼,且难以发现的幽深小巷,但它在每一个成都人的内心深处却是最富温情,且根深蒂固的记忆悠长。有人说只有出生在内环路的人才算老成都。那么,在包家巷出生的就绝对是土著成都了。在成都,只要一摆起包家巷,都晓得这是个生娃儿的地方,因为在这条巷子的77号坐落着成都最早的产科医院——成都市妇产科医院,成都人都习惯把它叫做“包家巷产院”。在这个被誉为成都人的摇篮里,它以70年的光阴守护共孕育了40万的成都婴儿,几代成都人的生命纪元也从这里开始,成为了这座城市日记里的字里行间。


小时候常常坐在爷爷的三轮车上从此路过,每次过往爷爷总爱唠叨着给我讲“你娃头儿就是在这儿生的”,然后就是关于这条巷子的老生常谈。那时候总是不以为然,直到物逝人非后再次走过,才发觉到那些故事的意味和老巷的深长。


“包家巷产院”最初的历史要追溯到1938年,那时的原名叫“四川省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名字也不断变更,最终在1979年更名为“成都市妇产科医院”,直至2000年时与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合并为“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2010年市妇产科医院搬到西三环日月大道,成为了新的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上个世纪 90年代,成都的年轻人时常也将这条温情脉脉的巷子拿来调侃——妹儿乖,就带你去科甲巷,不乖,就带你去包家巷。其中的俏皮深意,老成都人都含笑不语。


包家巷除了以成都人的摇篮而闻名,其历史由来也源远深厚。依稀记得爷爷讲过,这里原来是清代少城的“永明胡同”。这条胡同曾经是蒙古族巴岳特氏的驻地,而“巴”字又可译为“包”,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永明胡同”就改成了“包家巷”。

在包家巷82号,还有一处岁月的留痕,便是陈毅元帅的母校“四川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只可惜时光荏苒,如今只剩下旧址隐于一道大铁门内,岁月斑驳,已无从认清。

“四川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创建于1913年,算得上是我国早期的工科类技术学校之一,也是四川唯一一所示范实业学校。无赖于岁月轻弹,曾经的“四川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早已不复存在,旧址变成了现如今的四川省中药材公司宿舍。古往今来,也许只有旧址斜对面的“成都第十四中学”还依稀传承着这里当年的薪火不熄。

后来听父亲讲当年的“四川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更名为了“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而老成都人都习惯称其为“无机校”,新校区恰好迁往了我出生后童年成长的另一条老街——花牌坊。

学校简史曾这样介绍:1916年2月14日,年仅15岁的陈毅用名“陈允明”,考入甲工校染织科学习。他在校时,学习成绩好,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文学有浓厚兴趣。1918年5月,他考取了吴玉章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后离开。

包家巷再一处时光的留影便是3508厂宿舍。在那个年代,成都有很多这样以信箱为名的单位,如106、420、132、611、94等等,其主要还是以军工单位的保密性考虑。作为80后的我们,几乎大半都是成长于这样的厂区和大院里。所以那时候大院里的孩子从生活、学习到玩耍都是密不可分的伴侣。只可惜时代的巨变将一切都化为了秋梦的叹息。3508厂宿舍早已在钢筋的洪流中云散烟消。

在某一个清晨,我无意间路过那岁月的过往,葱茏的树荫在巷尾雕镂下光阴的斑驳,仿若青春撒落的花瓣,在每一步的脚下祭奠着逝去的曾经。


清风拂过,一位满鬓斑白的老奶奶提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菜篮正在菜摊上嚷嚷“相因点儿嘛”,“太婆,都是老买主了,烧你爪子嘛”:街对面的几位大爷围在一团,突然有人大声吼道“人家都将军了,你娃还在爪梦觉”。老巷里的平凡市井在一声清脆的永久自行车轮转和弦中被慢慢的拉长……

包家巷,没有宽窄巷子的烟火气,却保藏着成都人心底最温情的记忆和最长情的告白。


浏览104 评论1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刚刚,2023成都马拉松鸣枪起跑了! 致妙清:于法不说断灭相

发表评论

  • 评论列表
欢迎你第一次访问网站! 您是本站第4258名访客 今日有1篇新文章
龙年
大吉

分享:

支付宝

微信